當今時代把“能耗”作為評價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這印證了一個樸素而深刻的道理,能耗指標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和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應對中心面臨的嚴峻形勢,教務部高度重視中心“增收節支,提質增效”工作,在部門員工中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不斷增強節約意識、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把增收節支提高到關系企業生死存亡、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高度認識和對待,并且積極主動抓落實,制定降本增效具體措施。一是加大形勢任務宣傳教育的力度,引導部門員工牢固樹立危機意識、成本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宣貫,使每一位員工能夠充分認識到降本增效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群策群力降本增效,引導員工立足崗位,敬業奉獻,讓“精打細算、降本增效”的理念成為每一名教務人的共識。二是持續推進實踐教學安全標準化工作,引導管理人員牢固樹立“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規范實踐教學管理過程,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從管理內部處理環節入手,加強處理環節的優化調整,從管理上要效益。例如,開通網上調課審批流,取消紙質調課單,優化調課流程,同時減輕教師辦理審批手續的負擔;考慮到降低能耗,在編排2017-2018學年教學校歷時將寒假增加一周,暑假減少一周。四是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降本增效與我們的一舉一動息息相關。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需要大家增強責任心,杜絕辦公室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減少能耗損失。例如,養成良好工作習慣,使用電腦時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以待機代替屏幕保護;調低電腦屏幕亮度,每臺臺式機每年可省電約30度;長時間不使用電腦,應將電腦的主機和顯示器關閉;紙張雙面打印、復印,既可以減少費用,又可以節能減排;盡量采用無紙化辦公,用電子文檔代替打印文件;養成日常習慣,關注辦公公共區域的水、電運行情況,不能因為公共區域出現長明燈、長流水現象而熟視無睹,如果發現水龍頭未關、漏水或損壞,應及時關閉或報修;發現路燈未關時,應及時關閉,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等等。
我們只有練好內功,增強主人翁意識,從我們可以做到的事情著手,每個人都能為降本增效做一點貢獻。切實把中心的降本增效工作做到實處,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讓行動轉變為習慣,進一步做到工作具體化、細致化,實效化,確保中心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