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歡迎大家來到西安,出席中國-中亞峰會,共商中國同中亞五國合作大計。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使者張騫自長安出發,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同中亞友好交往的大門。千百年來,中國同中亞各族人民一道推動了絲綢之路的興起和繁榮,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豐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中國唐代詩人李白曾有過“長安復攜手,再顧重千金”的詩句。今天我們在西安相聚,續寫千年友誼,開辟嶄新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3年,我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中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10年來,中國同中亞國家攜手推動絲綢之路全面復興,傾力打造面向未來的深度合作,將雙方關系帶入一個嶄新時代。
橫跨天山的中吉烏公路,征服帕米爾高原的中塔公路,穿越茫茫大漠的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就是當代的“絲路”;日夜兼程的中歐班列,不絕于途的貨運汽車,往來不歇的空中航班,就是當代的“駝隊”;尋覓商機的企業家,抗擊新冠疫情的醫護人員,傳遞友誼之聲的文化工作者,上下求索的留學生,就是當代的友好使者。
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廣泛的現實需求、堅實的民意基礎,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各位同事!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亞是亞歐大陸的中心,處在聯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十字路口。
世界需要一個穩定的中亞。中亞國家主權、安全、獨立、領土完整必須得到維護,中亞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必須得到尊重,中亞地區致力于和平、和睦、安寧的努力必須得到支持。
世界需要一個繁榮的中亞。一個充滿活力、蒸蒸日上的中亞,將實現地區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世界需要一個和諧的中亞。“兄弟情誼勝過一切財富”。民族沖突、宗教紛爭、文化隔閡不是中亞的主調,團結、包容、和睦才是中亞人民的追求。任何人都無權在中亞制造不和、對立,更不應該從中謀取政治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