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教師深入了解電力行業技術發展現狀及企業用人需求,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加強學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按照學校工作部署,教務部組織教師開展企業實踐鍛煉活動。
實踐調研以教研室為單位組織開展,針對教學、培訓工作中存在問題,圍繞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實踐教學、教科研項目等,分別去往供電公司變電站、風電場、新源陜西鎮安抽水蓄能等企業實踐。
發電教研室:前往西安供電公司香王變電站、寶雞供電公司雍城變,開展變電站戶內戶外工作場景參觀,學習了330kV變電站一次設備運行與維護,模擬發電廠穩控系統、變電站交直流系統維護等內容。
供電教研室:前往灞橋電廠、灞橋校區營銷實訓基地、西安市地方電力調度中心,對變配電設備運維、配電調度運行等內容現場學習。
自動化教研室:前往南瑞(西安辦),學習交流繼電保護的新技術、變電站智能巡視等。
電工教研室:前往潼關風電場,學習了風電場和光伏電站的電氣設備、風電場智能運檢和儲能技術、綜合能源業務。
輸電教研室:7人,前往西安臨潼供電公司,學習輸配電線路巡視與日常運維、班組管理和安全工器具管理等。
電子教研室:7人,采取聘請現場專家到校培訓方式,主要學習了并網光伏項目前期工作準備、電力現貨交易、光伏電站設計流程、光伏電站設備安裝與布置、光伏電站可研報告編制和典型案例設計等。
能動系:16人,前往國網新源陜西鎮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參觀抽水電站工程建設及裝機情況,地面開關站、地下主廠房和主變洞,發電機組主要結構,學習了抽水蓄能的工作流程,教師從水泵效率、壓力管道材料、焊接施工等方面和現場專家進行了研討。
互聯網系:12人,前往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絲路總部)、西安四葉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國網陜西信通公司災備中心,學習調研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實訓基地、訊飛星火(大模型)、訊飛曉醫、Ai+教育、網絡安全、信息通信調度、信息系統服務等多領域場景。
思政部:14人,前往三峽新能源淳化光伏電站、西安公司數據中心勞模創新工作室以及陜西電力張思德(高新火炬)共產黨員服務隊等地進行調研,深入了解基層供電所的“雙滿意”工作實踐、員工素質提升需求、數字化轉型方向以及QC項目培育等方面的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