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主辦、中電聯電力發展研究院承辦的第一屆中國電氣化發展高端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編制的《中國電氣化年度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在此次論壇發布。《報告》多維度分析和展示了中國電氣化進程,研判電氣化發展形勢和目標,展望中長期電氣化進程,提出全社會電氣化水平提升的路徑建議,面向全社會宣傳我國電氣化發展現狀、展望未來發展方向。
《報告》指出,2020年以來,我國不斷強化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頂層設計,為電氣化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國電氣化發展進入以綠色低碳電力供應為牽引、以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為主線、以技術創新和體制改革為驅動的新階段。從消費側看,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水平穩步提升,2020年,全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約26.5%,工業部門電氣化率26.2%,電氣化發展趨于平穩,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電氣化率17.8%。建筑部門電氣化發展水平快速提升,“十三五”以來電氣化率累計提高10.9個百分點,達到44.1%。交通部門電氣化率3.7%,電氣化發展潛力巨大。從供應側看,電力優化一次能源結構的作用不斷增強,2020年全國發電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約45.7%,非化石能源電力消納量占比達到33.7%。電網資源配置平臺作用凸顯,特高壓線路輸送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45.9%。從可持續發展層面看,農村用電條件繼續改善,2020年全國城鄉供電可靠性差異率0.110%。電力市場交易機制持續完善。電力碳減排積極推進,以2005年為基準年,2006~2020年,電力行業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5.3億噸。
《報告》認為,當前中國電氣化進程總體處于電氣化中期中級階段,與日本、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所處的電氣化中期高級階段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但差距呈現逐步縮小的趨勢。從中國四大地區看,東部地區進入電氣化中期高級階段,中部、西部地區處于電氣化中期中級階段,東北地區處于電氣化中期初級階段。從中國四個重點區域看,粵港澳大灣區與英國同期電氣化水平相當,長三角區域接近德國同期電氣化水平,成渝經濟圈和京津冀區域處于電氣化中期中級階段。從中國分省來看,經濟發達省份電氣化水平相對更高,廣東、浙江、北京、江蘇、上海、福建、山東處于電氣化中期高級階段。
《報告》提出,電氣化發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徑,在電氣化加速情景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穩步提升,2030年、2060年將分別提高到35.7%、66.4%,新能源電量滲透率近、中期穩步提高,遠期加快提升并成為發電量主體,2030年、2060年將分別達到27.4%、60.3%。通過構建多元清潔電力供應體系,深入實施工業、建筑、交通電能替代,顯著提升能效水平,加強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深化市場化改革,將推動全社會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中國“十四五”期間電氣化進程穩步推進,到2030年將穩居電氣化中期高級階段,電氣化發展將有力支撐實現碳達峰。到2060年,中國電氣化進程將穩居電氣化后期階段,電氣化發展逐步實現與日本、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處于同一層級并保持高水準,有力支持碳中和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