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華
推薦人:杜衛慶(三級職員)
推薦理由:
余華,1960 年 4 月 3 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83 年開始發表作品。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等多個重要獎項,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
《活著》講述了地主少爺福貴歷經人生巨變,在時代浪潮中不斷失去至親的悲慘歷程。他因賭博敗光家產,父親離世,后又遭遇母親病逝、兒子有慶為救縣長夫人被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難產去世、妻子家珍久病離世、女婿二喜意外慘死、外孫苦根吃豆子撐死,最后只剩一頭老牛相伴,在苦難中堅守對生命的執著。
我讀完《活著》后深受震撼,感慨 “原來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勝利”,再大的困難與福貴的遭遇相比都不值一提,反思自己對生活的抱怨,珍惜平凡日子里的點滴幸福 ,意識到生命的韌性遠超想象。這本書給予當代大學生多維度的學習啟示:
一是直面挫折的勇氣:福貴接連遭受命運重擊,卻始終沒有放棄生命。大學生在學業、情感、就業等困境中,應學習這種直面挫折的勇氣,將困難視為成長契機,而非被其輕易擊垮。
二是珍惜當下的態度:書中人物不斷失去至親至愛,反襯出平凡生活的珍貴。大學生可從中領悟珍惜眼前人和事的重要性,減少對瑣事的抱怨,以感恩之心對待生活中的點滴幸福。
三是生命意義的思考:福貴一無所有卻仍選擇活著,引發對生命本質的思考。大學生不應僅將人生目標局限于物質追求,而應探尋更深刻的生命意義,建立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
四是歷史與現實的聯結:通過福貴的經歷,大學生能直觀感受到時代變遷對個體生活的影響,進而思考個人命運與時代的關系,增強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
五是堅韌品格的培養:在福貴漫長的苦難歲月里,堅韌成為支撐他活下去的力量。這種品格值得大學生學習,在面對長期挑戰時,保持恒心與毅力,不輕易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