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頭腦、進教材、進課堂,6月16日,思政部青年教師李欣和三名學生宣講團成員共同錄制的“微宣講”作品,參加思政教指委展示交流活動。
本次競賽,思政部鼓勵青年人以青年視角,聚焦黨的二十大精神,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選取其中的關鍵詞,立足“小切口闡釋大觀點、小事例回答大問題、小故事講清大理論”理念,突出電力行業特色,以“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青年人該有的樣子”“新時代青年的文化傳承之路”和“青藏高原的光明之路”為題,詳細闡釋電力青年心中的黨的二十大。
四位年輕人的稿子集中體現了育人工作室近期的研究成果:“能源革命”一題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詳述為什么說能源革命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一招,再通過“水光互補”“牧光互補”等生態綠色能源產業為例,詳述電力能源如何通過特高壓網絡實現能源轉型與當地生態修復,盡顯祖國近十年偉大成就;“青年人該有的樣子”一稿,則回應當今網絡對于青年人內卷、佛系、精致利己、躺平等刻板印象,以古今兩位有理想、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青年榜樣,號召青年人奮起向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新時代青年的文化傳承之路”則講述了西安城墻存廢爭議到成為“文化國門”的歷程,闡釋了當代青年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對于如何看待、保護、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使中華文化成為“中國特色”獨有的競爭力的故事;“青藏高原的光明之路”以家鄉青海深度貧困地區電力發展歷程的親身經歷為切入點,深入講述黨在十八大以來,尤其是近五年來黨帶領大家脫貧致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偉大成就,指出青年在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過程中,要深刻地意識到自身肩上承載的光榮使命和時代責任,用理想信念堅定青年的“四個自信”,走出新時代獨有的青年之路。
此次交流活動提報的視頻是育人工作室上半年黨的二十大宣講工作的優秀作品,從作品立意到理論研究都有明顯提升,也是思政育人工作室積極向“大平臺”靠攏,擴大專業品牌影響力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