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以感知與應用為目的的物物互聯系統,涉及傳感器、RFID、安全、網絡、通信、信息處理、服務技術、標識、定位、同步等眾多技術領域。物聯網的價值在于讓物體也擁有了“智慧”,從而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物聯網的特征在于感知、互聯和智能的疊加。作為一種形式多樣的聚合性復雜系統,物聯網涉及了信息技術自上而下的每一個層面,對它的體系結構劃分有比較多的爭議,人們普遍認同的體系架構一般可分為三層:
1.感知層
感知層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發生的物理事件和數據,包括各類物理量、標識、音頻、視頻數據。物聯網數據采集涉及到的技術有多種,主要包括傳感器、RFID、二維碼技術、Zigbee、藍牙、多媒體信息采集、實時定位等等。傳感器網絡組網并協同信息處理技術來實現傳感器、RFID等數據采集技術所獲取數據的短距離傳輸、自組織組網以及多個傳感器對數據進行處理。
2.網絡層
物聯網的發展是基于其他網絡基礎上的,特別是三網融合中的三網(電信網、電視網、互聯網),還包括通信網、衛星網、行業專網等。網絡層將來自感知層的各類信息通過基礎承載網絡傳輸到應用層,網絡層中的感知數據管理與處理技術是實現以數據為中心的物聯網的核心技術。感知數據管理與處理技術包括物聯網數據的存儲、查詢、分析、挖掘、理解以及基于感知數據決策和行為的技術。
3.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包括服務支撐層和應用服務子集層:應用服務子集層的主要功能是把感知和傳輸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做出正確的控制和決策,實現智能化的管理、應用和服務。物聯網應用層利用經過分析處理的感知數據,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特定服務。物聯網的應用可分為監控型(物流監控、污染監控)、查詢型(智能檢索、遠程抄表),控制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路燈控制)、掃描型(手機錢包、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