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的周海宏院長在一場演講里說,中國第一代企業家是勇氣型的。第二代企業家是知識型外加勇氣,第三代企業家是藝術型外加知識和勇氣。也就是說感性素質是現代人成功的必備素質,那么如何提高感性素質呢?感性素質的培養是要通過藝術教育來實現的。
缺乏審美教育,未來會一敗涂地。由此可見審美教育有多么重要,但我們大多數的理工科大學并未開設藝術類的課程,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學生給自己加餐了。今天,我為你推薦李澤厚的《美的歷程》,據說呀,如果既讓你選擇一本美學書籍,你就應該選擇這本《美的歷程》。
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于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聯系起來,點面結合,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于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與說明。
作者認為,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轉變,并非藝術本身所能決定,決定它們的歸根到底仍然是現實生活,故而考察一個時代的文藝,必先考察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情況。本書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著這一思想構架而展開。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筑、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并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