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流的學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在兩會期間就“高校如何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主題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談到。
高質量發展是“雙一流”建設的核心要求
人民網:“雙一流”建設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實現人力資源強國戰略的必然選擇和重要舉措。您如何看待“雙一流”建設的相關要求?
樊麗明:質量發展是“雙一流”建設的核心要求。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重在質量發展、特色發展。質量發展是未來發展的第一要務,“雙一流”建設就是質量建設。
深化改革是“雙一流”建設的根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是破除大學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發展人才培養能力和學術生產能力的根本途徑。高校在治理體系、人事人才制度、資源配置制度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只有改革才能真正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只有改革才能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學科建設是“雙一流”建設的基礎。學科的發展水平是大學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等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代表了大學的辦學水平和辦學實力。沒有一流的學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
一流學科建設要立足國家重大發展需求
人民網:您剛剛提到,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您覺得對于高校而言,一流學科建設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
樊麗明:要在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重大需求中建設世界一流學科。“雙一流”建設的初心使命是教育報國,為“中國夢想”增強支撐,為“中國教育”增強引領,為“中國貢獻”增強驅動。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網絡強國、制造強國、海洋強國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和強國建設,體現了時代要求、國家意志、人民期望。高校必須圍繞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來謀劃來開展來推進學科建設。
要在緊盯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趨勢中建設世界一流學科。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重大顛覆性創新不時出現,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學科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歷史性機遇。高校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超前布局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新興交叉學科,力爭在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要在推動“雙一流”戰略中建設世界一流學科。“世界一流、內涵一流、建設高峰”是雙一流建設新精神、新任務、新要求,國家先后發布實施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重大政策與舉措,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等建設,給學科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機遇。高校要深刻把握落實新要求,強化優勢特色,推進內涵建設、高質量建設,全面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
立足“強院興校” 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人民網:我們了解到,近年來,山東大學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上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和改革。您可否跟我們分享一些好的經驗?
樊麗明:山東大學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由大到強”奮斗目標,明確了“121”建設思路,即聚焦學術核心競爭力,做強學科、做強學院,發揮黨的領導最大優勢,全力推動實施人才強校、學術興校